經營管理
2021年,大佛寺礦緊緊圍繞“抓安全、促生產、降成本、增效益”目標,堅持降本增效勢頭不松、力度不減、步子不停,從宣傳引導、材料管理、修舊利廢、科技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,打出了降本增效“組合拳”,全力寫好成本管控“大文章”,進一步提升了礦井經營業績、盈利能力和發展質量。
建制度、重引導,全員成本意識顯著提升。該礦堅持用制度規范管理、規范程序、規范行為,健全完善了《成本管理辦法》《材料領用審批制度》,制定了22項降本增效措施,切實將成本指標細化到班組、落實到個人,形成了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,最大限度實現降本增效。同時,積極在輿論引導、形勢任務教育等方面下功夫、做文章,全方位、多角度引導干部職工轉變思想觀念,將節約“一度電、一張紙、一米電纜、一個閥門”付諸于行動,努力從每個環節、每個崗位挖掘節支創效潛能,全年實現降本增效2.8億元。
降庫存、減儲量,物資管理更加高效。該礦建立了設備隨機配件庫,對隨機配件進行統一管理,實現了配件的合理配置和資源共享,有效節約了采購費用,最大程度提高了配件的利用率。不斷推進物資信息化管理,配合物資超市對1500多種物資重新編制了目錄,并制作了物資分類代碼及條形碼,切實構建物資信息大數據庫。投用了“彬長物資微型智慧物流園區”APP平臺,實現了一鍵查詢領用,讓領用物資像網購一樣貨比三家,在保證質量的同時,也節約了成本。應用西煤云倉系統,有效提升了物資盤點效率,降低了物資庫存儲備,使物資管理更加高效、便捷。
深挖潛、明算賬,修舊利廢結碩果。該礦以控制材料消耗、提高計劃準確率、降低成本投入為突破口,持續在修舊利廢上下功夫、挖潛力。積極與生產服務中心協商,對報廢托輥進行置換,全年累計置換各類型號托輥3000余根,節約成本27萬元。大力開展材料回收復用、修舊利廢工作,通過構建“開放式”廢舊物資市場,對廢舊物資進行收購、加工、再利用,最大程度實現物盡其能、材盡所用,變廢為寶,累計修舊利廢、回收復用原產值4300余萬元。同時,通過內部市場化管理“班清班結、日清日結”結算體系,將職工當班回收復用舊材料和修舊利廢的收益,兌現到當班工資,用經濟杠桿調動廣大職工參與降本增效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,形成了礦井節支降耗增效與職工工資增收的雙贏局面。
小改革、金點子,創新創效活力競相迸發。該礦不斷完善創新創效工作機制,積極發揮“勞模創新工作室”示范引領作用,充分調動干部職工崗位創新創效的熱情與活力。堅持從生產實際出發,大力開展“三小一練”、五小創新等活動,鼓勵和引導廣大職工立足崗位,圍繞安全生產、經營管理、節能減排、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想辦法、出點子。同時,不斷加大創新成果獎勵、轉化與推廣力度,堅持“全員創新每月一評、知識產權半年一獎”,通過正向激勵,使全員創新熱情不斷高漲。今年以來,開展科研項目16項,全員創新獲獎項目142項,獲得專利授權32項,各項數據均創近幾年新高,形成了“創新爭相參與、科研自主作為”的良好局面,為礦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。(高寧)
編輯:徐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