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層動態
近年來,大佛寺礦聚焦煤層薄、工作面推進長度短、外圍系統工程量占比高、巖巷多、災害重等長期制約正常接續的主要因素,堅持以接續調整為核心,以單進提升為抓手,在總結“1321”接續調整理念的基礎上,創新實施“12551”接續調整法,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。
“1”項布局。該礦堅持“開拓先行、多區跳采”布局,4煤和4上煤均實現了多區跳采,在相鄰工作面采動影響穩定后再開始掘進,將采動影響程度降至最低,為快速掘進創造先決條件。
“2”項超前。一是超前地質探查。該礦積極搜集各類鉆孔數據并進行分析研判,探明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、瓦斯賦存情況、煤層賦存狀態、構造發育等情況,為超前治災和層位調整提供地質保障。二是超前災害治理。根據地質探查情況,及時調整災害治理重點,針對性采取區域預抽、定向鉆孔治理瓦斯、超前探放水、超前注漿加固等災害治理措施,做到超前準備、平穩生產。
“5”項優化。一是優化巷道布置。積極開展小煤柱技術實踐,巷道布置避開應力集中區。同時,將4煤巷道內錯4上煤采空區布置,將巷道布置在應力降低區,減少采動壓力影響。二是優化施工工藝。針對高強度支護巷道,采用“分次支護”作業方式,高強度支護錨索滯后補強,實現“掘支平行”作業。積極構建獨立出渣系統,減少系統影響。三是優化支護參數。根據巷道服務年限、采動影響程度、地質構造等因素進行差異化支護參數設計,形成了“一面一策、一巷一策、分段優化”的支護方式。堅持“三高一低”(高強度、高剛度、高預緊力、低支護密度)支護原則,根據結構補強原理,對巷道頂角、底角等關鍵部位強化支護,精準施治。四是優化勞動組織。積極推行內部市場化,形成班組間的良性競爭,合理分配人員職責,在掘進班組實行定編、定崗、定員、定責、定位置“五定”管理,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。五是優化隊伍配置。針對不同施工內容,創建專屬王牌隊伍,分別負責正巷掘進、巷道外圍系統掘進、輔助工程等,以專業隊伍提升施工速度。
“5”項提高。一是提高掘進裝備。該礦積極引進快速掘錨成套裝備,提高巷道掘進自動化、智能化水平,實現掘支平行作業,大幅提高掘進工效。積極引進反井鉆機、遠距離噴漿機、防爆小挖機等礦用小型實用性設備,用于巷道開口、抹角、維修、溜煤眼等施工,配合輔助作業,提高開口及尾工施工效率。二是提高開機率。積極優化設備整體配套性能,建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臺賬,淘汰故障頻發及壽命到期舊設備,從而減少日常設備故障率,提高掘進開機率及作業時間。三是提高人員素質。加強職工技能培訓,制定詳細的月度、季度、年度培訓計劃,提升個人職業技能及隊伍整體專業素養。四是提高服務系統保障。強化輔助運輸管理,保障物料、人員、設備及時到位。嚴抓運輸皮帶檢修質量,優化開停機時間,確保設備高效運轉。五是提高工資待遇。結合實際,大力開展掘進單進提升創水平活動,嚴格兌現獎罰,激勵、調動掘進單位職工工作積極性。
“1”項降低。該礦不斷優化工作面設計,有效降低萬噸掘進率。盡可能復用原有巷道,減少巷道工程量,特別是巖巷工程量,縮短準備時間。適當增加工作面傾向長度,增加工作面儲量,延長服務年限。嚴格放頂煤工作面回收率考核,提高工作面回收率,降低月推采進度。
該礦將繼續深化“12551”接續調整舉措,超前謀劃災害治理,充分利用裝備優勢,深度發掘隊伍潛力,提升單進水平,不斷優化生產接續,為圓滿完成2022年各項生產任務夯實基礎。(陳文)
編輯:徐超